诸葛亮斩马谡到底为什么?

诸葛亮斩马谡到底为什么?

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书中我读的看不清楚的一处,或者说历史的迷雾遮盖了本来面目。“失街亭”这一段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是有的,但“斩马谡”则记载不尽相同,下面会说。很多人都在推测马谡是出于什么心理而违令,但其实马谡违令这一情节本身就是非常可疑的。

诸葛亮自己没有到过街亭,而那个时代的军用地图大都精度不高,对重点城市和要塞可能绘制精确一些,而对街亭等等偏僻角落就很难做到精确。这一点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也能看出,“安营既毕,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。”分明就是对街亭的地理情况不熟悉。

对街亭的地理情况不熟悉,因此诸葛亮作为总指挥,只能大致估算需要的兵力、物资和战术,诸葛亮下达给马谡的命令,应该主要是要求马谡达到的战略目标,即以街亭为据点挡住张郃,以便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。此外,诸葛亮至多对采用的防御战术进行大体的建议,而不应该对防御阵地究竟如何部署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,因为那是将领到达一线之后才能依据现场实情来决定的事情。当然演义嘛,诸葛亮聪明绝顶也是可能的,不过还是解释不了诸葛亮把“当道下寨”一事告诉副将王平,却不跟主将马谡说,这是为什么?

所以,现在流传的所谓诸葛亮明令“当道下寨”,而马谡却违令上山的说法,并不是顺理成章地符合常识,反倒有几分像是为了给诸葛亮洗清责任而做的宣传,这种操纵舆论的手段五千年来长盛不衰,直到那个......还是这样。

如果诸葛亮确实下达了那么具体的命令,则很难想象他在下命令之前,没有跟马谡充分地商量。因为马谡不是一般的将领,他是诸葛亮的机要参谋和亲信,在中军帐工作,很可能诸葛亮有不少给各个将领和部门的命令,都是先跟马谡合议一下,然后就由马谡起草发布的。

如今到了马谡自己要受命的时候,诸如是否派他执行任务、执行什么任务以及如何执行,这些诸葛亮早在升帐传令之前就会跟他当面探讨的。那么,如果没有非常必要的理由,马谡怎么会违反自己直接参与制定的作战计划呢?不少人说“马谡自以为比老板聪明”以及“马谡认为将在外、君命有所不受”以及“终于可以亲自领兵,一定要立个大功”,这种种论调都很有毛病,这些想法不能说绝不可能,但也确实很想当然。

论冲锋陷阵,马谡可能是个新手,但论做官,马谡可不是新手,论详细推敲作战方案,马谡也不是新手,论对诸葛亮的了解,马谡更不是新手。当时马谡已经快四十岁了,战场抗命是什么性质的问题?第一次带兵就自作主张,即使打了胜仗,上级会高兴吗?魏延为什么不得志,马谡难道不清楚吗?你往后还想有机会出头吗?这些事情连黄口孺子都懂,马谡能不懂?

还有,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的统帅部里,都是将军们制定大策略,而具体人员装备的调配、行军路线和时间设定、后勤给养的调度运输,以及所有战术条件的详细梳理论证,都是由一群小参谋一条条写出来的。马谡就是替诸葛亮处理细节问题的,恐怕一般的大将会忽略的小事,马谡都不会忽略。

却说马谡、王平二人兵到街亭,看了地势。马谡笑曰:“丞相何故多心也?量此山僻之处,魏兵如何敢来!”这话说得颇为蹊跷,或者说根本不像马谡说的,魏兵如何敢来?水无常势,兵无常法,参谋肯定知道吧?!

马谡大笑曰:“汝真女子之见!兵法云:凭高视下,势如劈竹。若魏兵到来,吾教他片甲不回!”如果不守要道,张郃就可以分兵一部与马谡在山上相持,同时大队迅速通过街亭,那样马谡不论胜败都毫无意义,马谡怎么可能犯这么明显的错误?今天我们不可能精确地还原当时街亭的地貌等条件,所以也不该简单地猜测马谡犯了什么低级错误。所以,我倾向于这样一种猜测:马谡根本没有违令。

回到街亭的现场,如果情报传送正常,马谡很清楚自己的兵力少于张郃,又是客场作战,那么除了防御战之外并没有什么选择,况且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很明白,就是要马谡争取时间,所以说马谡自己改了主意想要打个大胜仗之类的说法,没有事实基础!

马谡曾经是诸葛亮杰出的谋士,诸葛亮平定西南有赖于马谡的策划,在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书中都写了,比如《三国演义》,蜀军出征南蛮的时候,诸葛亮曾问计于马谡,他建议: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,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。这样一个杰出的谋士,能犯这么明显的错误吗?

当然作谋士是一回事,而领兵是另一回事。马谡谋士作的很好,但领兵打仗就不一定了。关于马谡的结局,《三国志•向朗传》记载的:“朗素与马谡善,谡逃亡,朗知情不举。”向朗知情不举。《三国志•马良传》则记载:“谡下狱物故,亮为之流涕。”马谡在牢中死去,诸葛亮为他流泪了。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记载:“戮谡以谢众。”诸葛亮杀马谡以承认错误。

要知道古文用语简练,《三国志》写一个人的传记也不过数百字,记载马谡死因的就有这么多处,这本身就不正常,说法还各有不同,更不正常了。恐怕这事有蹊跷。

按《三国演义》的记述,处理了马谡失街亭的事之后,诸葛亮自贬三等,为蜀国的右将军。这是为马谡的事情自贬吗?是,但恐怕不是马谡的错,而是诸葛亮的错,“守之极难”没有守住,也很正常啊!但是诸葛亮反应这么强烈,很不正常。

说到底吧,我觉得马谡更像个替死鬼,替诸葛亮背黑锅而死,所以才有诸葛亮“为之流涕”。

四大名著

答题游戏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办电话卡当天能拿到吗(怎么弄一个新的手机号)
bt365体育官网育

办电话卡当天能拿到吗(怎么弄一个新的手机号)

📅 06-28 👁️ 1162
当一名世界冠军,被允许吞下禁药
bt365体育官网育

当一名世界冠军,被允许吞下禁药

📅 06-27 👁️ 7260
魔域口袋版打年教程 魔域口袋版怎么玩起来
bt365体育官网育

魔域口袋版打年教程 魔域口袋版怎么玩起来

📅 06-28 👁️ 1521